信宜玉都风情网

搜索
信宜玉都风情网 首页 信宜旅游 查看内容

茂名7处静美古村古镇

2020-6-22 11:14| 发布者: 风情编辑2| 查看: 229| 评论: 0|原作者: 一号

摘要: 茂名在这个道风千年的土地上,至今保留着许多美好的古村古镇。一起来看看这里最美的7处古村古镇,你去过几个?
广东,茂名。位于中国南海之滨,广东省西南部。中国以道士之姓设州,以名设县,唯有潘茂名一个。在这个道风千年的土地上,至今保留着许多美好的古村古镇。一起来看看这里最美的7处古村古镇,你去过几个?

1 八坊古村
古色古韵 大洪古国犹可见

[attach]1021929[/attach]

在茂名信宜镇隆镇藏着一个古色古香、充满诗情画意的好地方——八坊村,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而素有“八坊名片” 之称的古城门建筑“文明门(红楼)”更为瑰丽。红楼为二层仿宫殿楼台式结构,红墙绿瓦,飞檐翘角,雄伟壮观,是信宜古城唯一幸存下来的城门。

八坊村内原有八座牌坊,故有此名。八坊村所散发出的古色古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吸引着众多游客到此探古寻幽。

[attach]1021930[/attach]

穿过城门,沿着一条宫廷式通道前行,即可看见一座气势非凡的宫殿式建筑,它便是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迹大洪国王府,亦属岭南地区罕见的古建筑群。大洪国王府是农民起义首领陈金缸在信宜重建大洪国时的皇宫。也是广东近代史上农民起义斗争的重要遗址之一。

2 那浪古村

[attach]1021931[/attach]

那浪村,位于化州文楼镇西北部。那浪村于清康熙年间约1668年建村,有七个姓氏和谐共处,现有人口约1200人,黎氏则为村中的大姓。那浪村原名玉琅,后因口音而写成那浪。古人选址定居时讲究“以山水为血脉……”这种融入大自然、与环境相和谐的观念影响着古村落的选址布局,那浪村也不例外,村庄四面高山环抱,山上林木终年叠翠,村庄北面为甲隆河,南面为那浪河,两条河的水流环绕村庄流至甲隆圩边汇合。那浪村在清朝就涌现了不少英才,如黎晋昌(直棣州州同)、黎寿椿(六品军职),而黎鹏昌、黎时昌、黎秩昌等20人系清朝出类拔萃的国学人才

[attach]1021932[/attach]

那浪古城墙是那浪村的骄傲。古城墙位于村边,现在只留下一个城门和一角炮楼。我们带着一身风尘,走进残存的城门,依然能感觉到它的盘旋灵动,古韵犹在。再穿越炮楼,村民在炮楼里陪我们说起当年城池的堂皇,墙砖在阳光下斑驳陆离,尽显200多年的沧海桑田。据了解,古城池当年占地1600平方米,呈四方形。墙高10多米,宽一米多,由石头和青砖砌成,四角有炮楼,一个城门,车马可进出城门,城中左右有两排房屋和两个仓库,装有防御和进攻的器具和粮草。

3 扶参村

扶参村位于粤桂边界的池洞镇,山青水秀,环境清幽,村中历来崇尚文化,民风淳朴,古老建筑群错落有致,各具特色。刻着对联的石牌坊,青褐色的石桥,古巷、古碑刻、古祠堂、古民居……这里满目皆古,踏进扶参村的那一刻,就发觉自己走进了扶参的历史。

[attach]1021933[/attach]

村中有一座名为“中翰第”的罗氏古祠堂,这座宗祠坐北向南,气势恢雄,肃穆大方。前面有开阔的地堂,大门眉额上书镏金“中翰第”,两旁一副镏金对联“大哉乾元;亨者嘉会”。中翰第占地约2000多平方米,共三进,每进面阔约60米,进深70米,最高点有现在的三四层楼高。砖木混构,石柱矗立,青瓦盖顶,外檐饰墀头和砖瓦质翼角,檐下墙头雕刻花草树木或人物典故,生动形象,惟妙惟肖,具有清朝建筑的特点,极具艺术价值。

[attach]1021934[/attach]

村中还有一座标志性建筑——八角楼,因楼顶有八个飞檐角而得名。八角楼坐北向南,为砖木混合的四屋楼建筑,约高20来米,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左右,在村中鹤立鸡群,极为显眼。因为年代久远,历经风雨摧洗,大门眉额上的字迹已无可辩认。

4 长坡古镇

[attach]1021935[/attach]
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村是南朝梁代建置电白郡(县)至明成化初的治地,和曾是高州治地,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已为众人所知。

[attach]1021936[/attach]

“旧城遗址”是高州市仅有的六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也是广东省较古老的、唯一保存较完好的古城池遗址,具有1400多年的历史。

[attach]1021937[/attach]

旧城据府、县志记载:旧城原为电白郡、县治所。南朝萧梁时代(公元503—557)置电白郡,建郡城于此。随废郡为县,此城即为电白县城,又曾是高州路的治所。元大德8年前,旧城又曾是州、路治所,后高州路改高州府,高州府管辖茂名、信宜、电白、化州、廉江、吴川六县,府城仍在长坡旧城。

[attach]1021938[/attach]

明朝正统年间,旧城曾毁于贼寇,公元1468年,电白县治所才迁至今电白电城,高州府治所亦迁茂名(今高州镇)。并划旧电白城附廊和北部的郎韶、地安、怀德等六乡属茂名,从此,这座城也属茂名县,称电白堡,百姓则叫它“旧城”。从梁至明,旧城作为州、郡、府、县近一千年。

[attach]1021939[/attach]
旧城中有陈仓米,年代久远;东有三官山,龙脉盘旋;西有鳌鱼吸水,鉴水如练;北有宝鸭穿莲、石狗衔烟;南有石井生莲,大座通天。

[attach]1021940[/attach]

古城结构依稀可辨,城墙有内外两重,呈“回"字形,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的遗迹还很清楚。内、外城墙之间有东、南、西、北四条城壕(即护城河)。在城周各处还保存有许多烧砖筑城的砖窑(称古窑群)。

5 鳌头古镇

[attach]1021941[/attach]
鳌头镇位于茂名市郊西南部,坐落在袂花江北岸,因圩镇地貌形似鳌鱼之首而得名。鳌头镇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古属高凉郡,明清时期设有市衙,曾管辖吴川兰石、茂南袂花、镇盛等十三乡镇。

鳌头古镇有省级文物单位文武帝庙,以及东城门、南城门、古庙、古衙门、观音阁楼、泰升当铺、孔子学堂、古井琼花、多善堂、塘札古民居、长山古庙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古建筑。

[attach]1021942[/attach]

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年(1574年),为四进院落,三进出门,庙内保存明清两朝建筑风格,门窗壁、屋脊架樑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展示了岭南古建筑高超的技艺。该庙历经多次修葺,至今保存完好,香火鼎盛,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attach]1021943[/attach]

于2008年在原址断壁残墙上按原貌修复。公堂式砖木结构,大厅内设有审案的公堂,公堂两侧各设置木栅栏,插上矛、戟、枪等十八种武器。两边廊间也各设置木栅栏,分别插放藤制着色的红白水火棍八支,公堂两侧还摆有“回避、肃静”四对持牌,好一派威武。衙内有一块古碑,记载了清朝光绪十八年粤巡督颁布的据说是省内唯一的一块廉政碑文。

6 电城古镇
电城镇是座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古城,建于明代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最早为神电卫,统辖高州、吴川、阳春、信宜、阳江五所,为当时粤西沿海规模宏大的海防要塞。成化三年(1467年)电白县治迁来神电卫城,从此卫、县同治一城。清雍正三年(1725年)废神电卫。1950年12月电白县治迁往水东镇。神电卫作为海防要塞和县治,历时556年,城内钟鼓楼至今幸存。

[attach]1021944[/attach]

电城钟鼓楼为一座砖木混合结构的三层城楼式建筑,通高13.1米,占地面积340平方米。底层中为石砌券拱门洞,高4.1米,宽4.25米,洞纵深15.2米。洞门上方嵌横额“云门”石匾,书法苍劲。城台上两层楼阁高耸,悬山顶,灰雕脊,重檐斗拱,画栋回廊,红墙碧瓦,典雅古朴,气势恢宏。

[attach]1021945[/attach]

娘娘庙(冼夫人庙),始建于隋时,庙里有虎头足石香炉、石鼎和六通重建碑刻,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硬山顶,龙船脊,抬梁式梁架结构。头门嵌花岗岩石门夹和一双抱鼓石,二进为拜亭,天井两侧廊庑为三开间,墙体从地面至1米高处用不规则石块垒砌,以上是青砖叠砌。特别是庙宇外墙为隋、唐、宋、明、清时期砖石叠砌而成,有“一墙五代”之美誉。

[attach]1021946[/attach]

千年娘娘井始建于南朝,嘉庆年间重修。娘娘井毗连娘娘塘边,井水四时不竭,清晰可鉴,甘美无比,有如仙泉。千百年来,梓里乡民凡逢喜庆之期,必来娘娘井汲水为用,可保家口平安,如意吉庆云云。娘娘井与娘娘塘,方位格局堪舆通达,浑然天成,山兜乡民称为“宝鸭下莲塘”。

7 镇隆古镇

[attach]1021947[/attach]
信宜的镇隆镇,古时候为窦州州府,始建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八十多年

[attach]1021948[/attach]

古城内保存着由十三所书院形成的古书院群,七个公祠、两家公馆、文明门、大洪国王府旧址、大洪国招贤馆。

来源:今日头条:古村记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7 X 24小时在线客服

电话:0668-8884681

手机:13510735541

客服QQ1:1592772589,客服QQ2:1368203218
邮件:admin@06681.com
Copyright © 2018-2022 信宜玉都风情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申明: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 Discuz! X3.3 技术支持:信宜玉都风情 苏ICP备11037192号